莲花落是一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花会,在清末民初传到高王院村。据村内老人说,一外地民间艺人来到村里扛活,看到村里的年轻人一到秋后就闲来无事,除去赌博就是玩耍。为了让人们走上正途,民间艺人就找到村里的领导说明情况,并传授了莲花落。当时为了忌赌就为其起名“高王院忌赌莲花落”。此项花会锣鼓乐器齐全,莲花落在武清很受观众欢迎,唱腔唱段有板有眼,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具体人物戏装打扮。有青衣、小生、花旦,武丑是两名打节子的,两名打霸王鞭的,其它的还有十几名扮演伴唱的。锣鼓齐鸣震天响,身段优美动作灵活。能唱出美妙的小段,鞭能打得眼花缭乱,节奏有板又有眼,男女老少都能演。宣传教育效果好,良俗新风代代传。他们走村串街,随时都能演出。每逢新年,特别是正月十五赶庙会、进香时更是热闹。传统的才子佳人主要唱段有《耪地》、《看相思》、《大姐要吃甜葡萄》等十几段。莲花落的唱段都是由演员自编自演的。代表作有《十六大》、《计划生育》、《忌赌词》、《公民道德规范》《看武清新面貌》等。这些唱段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乡情民意,并起到了强身健体宣传教育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可以用来作为宣传党的政策民生的工具。在各场演出中先后得到3次奖励,受到上级的表彰和观众的赞扬。
为了保护传承莲花落这一稀有会种,领导制定了保护计划,成立莲花落协会,坚持经常吸收年轻的演员争取新老结合,保护传承人,促进传承发展,使高王院莲花落会种向下传承,从而进一步扩大莲花落会种的知名度。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