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介绍
李嘴同和高跷由王福星于大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903年)创立,距今已有110余年历史,已传承九代至今,李嘴同和高跷在漕运文化影响下,吸饮着北运河水的丰富营养,散发出北运河畔的泥土芳香。
李嘴同和高跷以北方浓郁的广场舞蹈形式,表现了渔民一家人的喜庆和欢乐,主题“全家福、渔家乐”,高跷分文武场。文场:锣鼓两对,武场八对,前四对是一家人:夫妻、儿子、舅、叔、伯与两个渔婆,扮装后为青杆、白杆、鹦哥、头陀(棒头),渔夫、渔翁及两个渔婆、后四对是王大娘锯下缸、钓金龟、傻子妈、傻儿子、瞎亲家赶集,前四对为硬功夫表演,如蹲桩、探海、背剑、抱月、扯旗、劈叉、飞足、盘腿叉、双搭腿、跳八仙桌、桌上三角立等;后四对为幽默、风趣、欢乐、喜庆的表演形式。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全民 共建
李嘴同和高跷 是 北辰区 的 传统舞蹈 吗?
您的参与将帮助 236 人
-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