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珍珠,特别是流沙南珠,是广东省雷州市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自古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雷州市是全国闻名的“南珠”生产基地,海水养殖珍珠历史悠久。雷州自古盛产珍珠,据汉代刘安的《淮南子》记载,早在秦统一中国之前雷州就有珠民采珠。此后,历代帝王都把雷州的流沙湾视为海水珍珠的主要产地,下诏采珠,并将之列为贡品。
雷州采珠历史悠久,至少有2000多年,古时雷州素有“珍珠故乡”之称。
广东雷州的流沙湾,自古为南珠主产地之一。《淮南子》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前,雷州沿海已开始出现珠民。雷州境内发现了多处先秦时期的珠贝遗址,足证先民拾蚌采珠的历史悠久。
公元前217年,岭南三郡的秦军将领屠雎采南珠进贡朝廷。从此,雷州珍珠名闻天下。秦以后,历代王朝都把南珠列为贡品,不惜花费巨资采办。北宋开宝年间,雷州置有“场司”负责采珠事务,熙宁年间还设“珠官”监督。明正德年间,专设“守池太监”。直至如今,雷州南珠始终以其独特魅力而受世人青睐,为雷州赢得“珍珠故乡”的美称。
《后汉书·孟尝传》记载:东汉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先时,太守贪得无厌,强迫珠民采珠纳贡,因滥采无度,有灵性的珍珠远走交趾。孟尝任太守后,广施善政,离去的珍珠又复还。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合浦珠还”传说。
那么,广东雷州与广西合浦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在古代,雷州曾经是合浦郡衙署所在地,管辖雷州半岛及广西合浦地区。故而,合浦珠主要指雷州、合浦附近海域所产的珍珠。
20世纪60年代初,雷州沿海农民从人工海底采珠转向人工养殖,流沙镇人工孵化珍珠贝苗获得成功。2022年,流沙村的南珠年产量超一吨。鼎盛时期,我国南珠90%在流沙集中加工后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沙村也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
雷州珍珠养殖遍及西部沿海7个乡镇,养殖场超过3300个,养殖面积达到31000多亩。流沙南珠作为雷州珍珠的代表,以外表浑圆凝重、晶莹光润、色泽持久、光彩耀目而著称。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