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锣鼓是一种华丽喧腾的传统音乐。遇有神诞或喜庆大事,艺人便以装饰华丽的“柜”为流动舞台,游走于顺德乡间街巷,用敲击、吹奏、拉弹三类民族乐器,演奏吹打乐、唱八音或演奏锣鼓柜,以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演奏成套戏曲,兼奏戏曲牌子、小调。所到之处,帅旗引领,罗伞簇拥,鼓乐齐鸣,物盛年丰。顺德八音锣鼓有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演奏三种形式,是八音锣鼓的活化石。既能坐奏,亦可行奏,以华丽堂皇的锣鼓柜为鲜明艺术表现形式和流动舞台。
属于八音锣鼓的一种。八音锣鼓有演奏吹打乐、唱八音、锣鼓柜演奏三种形式,明末清初由西秦戏清唱班演化而来,广泛流传于广东省粤语地区,遍布佛山全市。锣鼓柜有两种含义:一是以大小唢呐模仿生旦唱腔,演奏成套戏曲,兼奏戏曲牌子;二是必有一个装饰华丽,用来放置打击乐器的木柜,便于巡游表演。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据有关文字记载,其历史在160年以上。清代咸丰年间,清政府镇压洪兵起义,禁演粤剧,群众以锣鼓柜演奏代替演剧,更是盛极一时,其盛况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佛山市顺德区的锣鼓柜,兼有八音锣鼓三种功能,以杏坛镇、均安镇为著名。光绪年间,曾在杏坛昌教村举行锣鼓柜技艺比赛。20世纪20年代,杏坛高赞的“鸣盛桐台”在本县大良、陈村等城镇和远赴广西表演,备受赞扬。1935年,杏坛麦村的“太平别墅”、“翕绎同源”应邀赴香港,参加了英皇银禧大典巡游。“翕绎同源”曾到小榄、黄埔、广州等地演出。杏坛镇保存了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锣鼓木柜7个,有9支队伍恢复了活动。
2007年3月27日,顺德4个锣鼓柜与“福祥大鼓”,应邀参加“鼓动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500天鼓乐庆典晚会”,首都观众反映强烈。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是
- 不是
-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