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酥脆枣是湖南省祁东县选育的优质鲜食枣品种,具有果实品质优、早果丰产、适应性强等特点,成为南方鲜食枣产业的代表品种。截止2023年,祁东县酥脆枣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有超过1.4万人从事酥脆枣的种植和相关产业。
祁东酥脆枣生长在紫色页岩、以石灰岩风化物为主的土壤里,果实成熟一般在8、9月份,昼夜温差大,糖分累积高,皮薄肉脆,核小肉多,口感特别酥脆香甜。尤以个体均匀,白里透红的为品质最佳。
品质特点
外观:果实呈椭圆或长椭圆形,果面淡红或黄白色,果面光滑,无锈斑或污点,晶莹剔透。
口感:皮薄肉脆,核小肉多,口感酥脆香甜,汁多无渣。
营养成分:含有19种氨基酸、维生素和钾、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环磷酸腺苷含量远超其他果品。
历史渊源
祁东是南方枣的传统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枣树地方品种鸡蛋枣、糖枣久负盛名。有文献记载的可追溯到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岳飞传》中记载:“时年(1132年),岳飞带兵破曹成,在今祁东县大云市与士兵同饮枣子酒庆贺,并提笔抒怀”。这说明祁东县枣树种植与加工的历史至少在1000年以上。
在祁东县蒋家桥镇扎岭村9组村民周忠鸟屋前,还现有一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糖枣树,尽管其主干有些枯燥,但生长依旧旺盛,每年结枣果100千克以上,而且枣果质量上乘。
祁东糖枣自古闻名,人们种枣、食枣,与枣相关的故事、习俗很多,民间广为流传。据传,在很久以前,祁东县境内盛产糖枣。一天,有个衣着破烂、面目猥琐的流浪曾姓女子来到狮子岭(今蒋家桥镇)脚下一片枣林里,饥饿难忍,遂摘枣果食之充饥。顿时觉得口感甚佳,该女子从此在狮子岭落脚,白天以枣果为食,不食五谷,夜宿岩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年五十,容貌、肤色仍如处女。嫁与周姓单身为妻,次年得子,成年中举。至今,祁东县仍然流传着婚期时亲朋好友以枣子为礼物送给新郎新娘的习俗,意为“早生贵子、幸福一生”,把枣子视为家庭幸福吉祥的化身。同时,祁东县境内逢年过节,特别有贵客来访,主人一定会煮一碗红枣鸡蛋,用枣子酒招待客人,宾主倍感亲切。
祁东枣树规模种植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蒋家桥、步云桥的鸡蛋枣、糖枣的种植规模和枣果质量远近闻名。
民国初年,著名诗人苏曼特别喜食蜜枣,他的国画不错,人们向他索画常不能如愿,如送上一颗蜜枣,他往往能欣然提笔。
20世纪70年代末,在蒋家桥新江村一颗100年古糖枣树上发现芽变枝条。
1992年,祁东县曾江桥利用二年生芽变枝条作接穗,用酸枣作砧木进行繁育,开展系统的选育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以中南林学院(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枣树试验组为技术依托,继续开展系统的研究,进行了酥脆枣的选育、丰产、品比、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等专题研究。因该枣鲜枣品质酥脆,肉厚核小,甜中带香,口感极佳,被定名为“祁东中秋酥脆枣”。
2005年,祁东酥脆枣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同年12月被认定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
2007年,祁东酥脆枣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推广项目。
2008年,祁东酥脆枣被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登记。
生产情况
2017年,祁东酥脆枣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值达2亿元,种枣专业户1041余户,其中连片种植30亩以上的36处,50亩以上的15处。酥脆枣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3个。共完成新酥脆造枣树面积2万亩,遍布全县24个乡镇(街道办)和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处,涉及到120个村,1440个小组,7660个农户,3万余人,共投入资金4.8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达1亿元,群众自筹3.8亿元),每年可产鲜果1.3万吨以上,总产值2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就业近0.6万人,人平增收200元以上。全县酥脆枣投产面积达1万亩,总产量达0.8万吨,实现年产值1.6亿元,带动近2000多名果农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6]
2018年,祁东酥脆枣种植面积达4万亩。
2023年,祁东县酥脆枣种植面积达6万余亩,有超过1.4万人从事酥脆枣的种植和相关产业。
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和网友自行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丰富的内容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如若有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供应商
还未有供应商?- 是
- 不是
- 不清楚